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6-1/20250210-00003 发布机构 施甸县姚关镇
公开目录 社会救助 发布日期 2025-02-10
文号 浏览量 0
主题词 社会福利
2024年民政工作报告

民政工作报告

——2025年2月8日在姚关镇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复会上

(书面)

各位代表:

2024年,姚关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正确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姚关镇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现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全力抓社会救助,民生底线进一步筑牢

一是城乡低保有序推进。精准落实低保政策,组织镇村干部逐户核查,依据家庭经济状况,实现全镇低保家庭动态管理。2024年新增农村低保96户238人,停发107户217人,城镇低保停发20户20人,截至2024年12月,全镇共有农村低保731户1787人,全年发放低保金725.64万元,城镇低保40户49人,发放低保金34.72万元。

二是临时救助持续开展。充分用好临时救助政策,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全年审核、发放临时救助26户80人9.54万元。

三是特困人员救助成效显著。规范特困人员身份认定工作,按照“应救尽救,应养尽养”的原则,严格做好特困人员准入和核查工作。提供照料护理服务,定期探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状况,协助解决生活难题。截至2024年12月,全镇共有特困人员140户150人,新增特困人员14户16人,停发特困人员8户8人,全年共发放特困资金176.36万元。

四是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兜稳兜牢。认真落实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时纳入保障范围,按时发放基本生活补贴。以春节为契机,对全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春节慰问,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为后续的帮扶提供了方向。全镇现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人,全年共发放救助资金15.60万元。

五是老年人优待政策全面落实。认真开展高龄补贴发放工作,对年满 8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信息核对、入户调查等方式,确保补贴对象准确无误,及时发放高龄补贴。全镇共有高龄老人808人,新增153人,减少78人,其中80-99岁高龄老人804人,100岁以上老年人4人,全年发放高龄补贴共计47.44万元。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之际走访慰问困难老年人12人,送去基本生活物资,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六是低收入人口认定动态开展。根据城乡低保成员变动情况,动态监测低保边缘家庭,及时了解低收入人口变化情况,做到救助及时、应救尽救。全年共认定低收入家庭共144户638人。

(二)全力抓社会事务,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一是关爱留守儿童,共筑保护屏障。建立留守儿童保障体系,配备镇级儿童督导员1名,村级儿童主任12名;学校成立家委会,搭建起家、校、政府三方沟通桥梁,多方协同发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全镇在册留守儿童828人,由市、县、乡、村四级199名领导干部进行结对帮扶,有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二是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土葬改革走深走实,实行死亡人员安葬情况一日一报,全镇死亡人员火化率达100%,及时掌握骨灰安放位置,确保符合殡葬改革要求,目前已投入使用骨灰堂8个,逐步实现骨灰集中安放至骨灰堂,杜绝乱埋乱葬。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对参与民政领域工作的镇村干部开展提醒谈话2次、自查自纠问题3个,杜绝殡葬领域的腐败问题;联合各职能部门,针对殡葬领域中的5个重点场所、2个重点领域开展了3次检查,打击殡葬领域的违法问题,共同维护殡葬领域风清气正。

三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村委委员补选工作,严格按照选举程序和要求,确保选举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共完成补选工作5次,补选村委委员5人,选出了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拥护的村委会干部。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监督指导15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个;规范村务公开内容和形式,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和民主管理水平。全镇12个村委会全部实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存在态度生硬、办事拖沓等问题,损害了民政部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二)工作创新力不足。缺乏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工作中按部就班、创新不够,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三)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工作的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平台和规范的流程,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途径有限。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全镇民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讲解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殡葬管理等专业知识,提升业务素养,切实提高业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加大政策宣传,提高知晓率。利用集市、文化活动等时机,通过发放手册、现场答疑、案例讲解等形式,宣传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乡村微信群、广播等媒体平台,推送民政政策信息,安排专人负责线上答疑,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实现政策宣传常态化。

(三)加强部门协作,凝聚工作合力。定期与社保、医疗、残联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帮扶机制,共同解决群众困难,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帮扶。

(四)精准落实政策,强化保障力度。定期对低保、特困人员家庭经济状况核查,与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精准认定救助对象,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有效提高低保、特困救助精准率。优化临时救助流程,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困难家庭,简化申请手续,及时完成救助审批发放,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

(五)严格落实程序,提升规范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民政工作管理。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程序办事,加强对民政资金的使用,确保民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2025年,民政工作将围绕上述计划精准发力,创新社会治理,优化社会服务,兜牢民生底线。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暖心的服务,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不负人民所托,共绘姚关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