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6-1/20240226-00005 发布机构 施甸县姚关镇
公开目录 社会救助 发布日期 2024-02-26
文号 浏览量 34
主题词 社会福利
姚关镇民政工作报告(2023年度)

2024.02姚关镇第五届人大次会议文件之二十五


姚关镇民政工作报告

2024224姚关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副镇长  赵金猛


各位代表:

2023姚关镇民政工作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各村(社区)的积极支持配合,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我们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在履行民政“三个基本”职责发挥临时救助和养老服务作用,推动社区治理、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务实创新、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保障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2024民政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聚焦困难群众,着力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

一是全面规范城乡低保工作。2023全镇新增农村低保63145人,停发62172人,截止202312全镇共有农村低保7161766人,共发放低保金687.1万元,城镇低保6069人,发放低保金45.3万元

二是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政策。2023全镇农村特困人员新增1010人,停发56人;截止202312月共有特困人员133142,每人每月947其中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每月补助护理补贴171元,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每月补助护理补贴100,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每月补助护理补贴57元。根据特困人员身体状况住房条件等,采取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方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共发放特困补助资金165.9万元。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按时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

三是全面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建立健全姚关镇临时救助制度机制,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对受自然灾害、突发事故、重大疾病、教育负担过重等情况影响,收入下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等符合条件的居民群众及时实施临时救助,落实对困难群体的关爱保护,2023共审核发放临时救助65290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4.05万元

四是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组织开展敬老爱老“敬老月”活动,宣传老年人优待政策,借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之际对困难老年人进行走访慰问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敬老助老,加大助老帮困力度,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2023全镇80岁以上高龄老人新增113113人,停发104104人;截止202312月共有高龄老人733733,每位老人月补助50,发放高龄补贴43.8万元

五是全面落实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全镇现有孤儿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人,按照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完善了基本信息,建立工作台帐,共发放救助资金14.5万元。

六是全面落实低收入人口的认定工作。据《云南省低收入人口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把低收入人口录入低收入系统,共录入185564人。

(二)社会事务工作更加有序,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一是持续巩固殡葬改革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继续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推行遗体火化、改革土葬、杜绝二次装棺,整治乱埋乱葬,建立殡葬惠民制度,树立殡葬改革新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镇规划建设12个骨灰堂,已投入使用6,全镇死亡人员火化率达100%,骨灰集中安放至骨灰堂逐步实现。

二是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指导、督促各村(社区)健全和完善红白理事会,并制定相关章程,以推进婚丧礼俗改革推动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劳节约的文明新风。

三是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工作。认真完成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信息采集统计工作,并与留守儿童家庭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截止目前全镇统计在册留守儿童886人,困境儿童28人,已按照上级和镇党委要求完善结对帮扶工作,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需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新时代新背景下,民政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精细化、高标准化、信息化等严格工作要求与薄弱的基层民政力量矛盾十分突出,从而制约了服务能力水平。

(二)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引导支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三)支撑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民政业务法治化、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完成相关业务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民、特困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一是完善低保制度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精准施保加强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重点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审核审批程序。做实做细家庭收入核算,切实做到公平施保、透明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即退。扎实推进分类施保,对重点保障对象实行重点保障,进步完善救助政策,规范救助行为,形成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其它社会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助方式,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积极落实特困供养配套政策,严格审批条件和程序,落实供养责任和强化服务理念,优化管理服务机制和制度,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三是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认真落实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做好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病人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劝返和护送工作

()深入进基层民主建设

一是推进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二是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努力提高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创新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小组的作用。认真研究解决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福利工作和社会事务工作

一是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做好民政工作“十四五”规划衔接,积极努力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各类补助资金完成敬老院续建、骨灰堂等项目建设工作二是抓好殡葬改革宣传教育,落实殡葬改革政策,继续巩固火化率100%,多管齐下,高位推进,尽早完成活人墓拆除工作,倡导文明丧葬、生态安葬新风尚;完成好民政局和党委政府下达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2024年,民政办在扎实有序开展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将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做到凝心聚力抓落实,强基固本惠民生,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上报告,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