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6-1-30/2016-0414014 发布机构 施甸县姚关镇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15-09-18
文号 浏览量 4
主题词 其他
推广“山邑模式” 建设富美姚关

推广“山邑模式” 建设富美姚关

“山邑模式”是围绕“五个服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有益探索,是推进集约化经营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成功尝试。今年以来,姚关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广“山邑模式”,让“山邑模式”的惠农成果在姚关遍地开花。

选优配强,抓实班子建设。一方面采取“撤、换、派、助”等方式,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班子建设,重新选派党组织书记,帮助杨美寨厘清村级财务,使村级财务公开透明,提高班子公信力,健全蒜园社区班子、明确分工,严格按照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做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是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重点是选拔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表现优秀的骨干,对党员进行党性观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不断为党组织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一村一策,明确发展方向。通过开展“进百村、理思路、作承诺、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如培育雷打树村为中心的蔬菜种植及红色旅游开发、大乌邑村为中心的契丹文化旅游打造、富阳为中心的石斛等中药培植、瓦窑村为中心的核桃种植及养殖小区建设、杨美寨为中心的小米辣和桃子种植、蒜园为中心的劳务输出、姚关村为中心的商品贸易和餐饮服务业,其他各村也因地制宜,各显特色,齐头并进,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

外引内培,推动产业发展。康汇食品公司、好好饮品公司、大本事公司等一批企业扎根姚关,带着农民群众抓生产、闯市场、创品牌,促使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拓展并实现有机融合。成立万仞岗等3个莲藕种植合作社,按照“统一管理、承包土地入股、年底分红”的运营模式,打造莲藕渔业休闲庄园。经济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夏雪梨、大樱桃、澳洲坚果、冬桃、蓝莓等2300亩。采取农户自主种植和企业流转土地种植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

完善机制,做好服务保障。组建由党员和热心群众成立的村庄整治管理委员会,发挥其在民居改造、村容村貌、居住环境整治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和修缮各村的为民服务站,目前已有9个村(社区)建有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民事代办、费用代缴、惠农支付、便民超市等服务;利用网格化服务管理和“6995”信息平台,向群众发送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市场需求、市场动态等信息;建立党内关怀机制、结对帮扶机制,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年轻党员创业致富,真正实现“五个服务”促发展。

维稳创安,构建和谐氛围。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制度,扎实做好各项维稳工作。强化平安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抓好禁毒防艾工作,坚决查禁“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机制建设,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处置能力。

城乡统筹,建设富美姚关。一是高起点定位。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城镇为目标,打造施甸次区域中心城镇,目前姚关已经成功申报为“省级建制镇建设示范镇”。二是高标准规划。聘请上海同济设计院对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形成现代化城乡发展规划。三是抓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教学楼、学生餐厅和宿舍楼16894平方米,文化活动室11个、活动场地2500平方米,卫生院综合用房、村卫生室3511平方米,建成标准化农村生活垃圾热解厂,启动集镇“四线入地”试点工作,推进蒜园片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扶贫、地质灾害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村和特色村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

(本文来源: 作者: ) 责任编辑(作者):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