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5-3-06_A/2016-1213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摆榔乡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16-12-13 |
文号 | 浏览量 | 13 |
近日,我们走进摆榔乡鸡茨村里歪布朗族寨子,来到胡蜂养殖李学光家,一同见证了老李近两年来的养蜂成效,以及他取胡蜂窝惊险的整个过程。
中午,烈日炎炎,我们一行四人穿上了老李分发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勇闯胡蜂营,智取胡蜂窝”。走进老李养蜂林地,树枝上分别托置着无数个篮球般大的胡蜂窝,形状外壳几乎全部密封,外壳略带粗糙留有几个小孔口,呈泥红浅竭色的条绞比较清晰,不时有黑黄相间、小手指般大的蜂儿钻出蜂窝展翅飞离而去,或从外面采食飞奔归来钻入窝内。有时又有几只蜂儿爬出爬入,或趴在蜂窝外壳张开眼睛观察,随着我们的闯入,渐渐地,蜂壳外面的胡蜂越积越多,上上下下来回巡查,像站岗卫兵守卡一丝不苟,生怕我们这些陌生来客侵犯它们的“领土”,随时进行反击捍卫自己的家园。随后我们又来到林地地坎边,看到生长在地坎土里面的土蜂,只见洞口上出出进进地土蜂,从蜂流量可以得知土蜂的产量。细细数后,约18亩左右的核桃林地,胡蜂和土
蜂共有41窝。
据老李介绍,目前主销本地市场还供不应求,胡蜂籽市场价80元一斤,土蜂籽市场价120元一斤。通过近两年来的摸索,反复试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专门培育蜂王、训养、提供种苗给养殖户散养。养殖模式是把李学文、李建有两户建档立卡户吸收进来,自己提供给种苗和技术,让他们养殖,收益按三户平均分配。散养林地120余亩107窝,采收结束产量可达750斤,产值6万元。村民在看到养蜂大有搞头,在他的带动下部分农户纷纷加入到养蜂行业中来,目前已有17户农户提出申请加入合作社。下一步预计要对全社的社员进行开班培训蜜蜂、土蜂、胡蜂等养殖技术,希望通过培训,让贫困村寨的村民们“靠山吃山”、让胡蜂、土蜂充实他们的钱袋子!(杨相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