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5-3-17_F/2017-0101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摆榔乡
公开目录 重点工作通报 发布日期 2017-01-01
文号 浏览量 14
主题词 扶贫
摆榔乡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20161227在摆榔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采取特殊措施加快我乡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确定由中烟工业公司帮扶布朗族聚居区脱贫攻坚,计划用3年时间,整合力量,推进布朗族整族跨越发展。自20156月伊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乡干部职工上下同心、携手奋进,摆榔乡整乡推进布朗族整族帮扶项目得以快速推进。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围绕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施甸县摘帽、摆榔乡贫困村出列、贫困群众特别是贫困布朗族群众全面脱贫具体目标,编制《施甸县摆榔乡整乡推进布朗族整族帮扶“挂包帮、转走访”行动方案》,通过三年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努力,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实现全乡各族群众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人民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施甸县摆榔乡整乡推进布朗族整族帮扶“挂包帮、转走访”行动方案》以区域发展和精准扶贫为路径,以六个到村到户和“五个一批”为重点,全面落实“挂帮包、转走访”要求,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安居村庄建设、增收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素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基层组织建设7大工程实施,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跨越发展。实施方案项目投资总规模58219.2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17470.66万元,占30%;安居温饱工程投资23482.99万元,占40.34%;产业发展工程投资9294.56万元,占16.1%;社会事业保障工程投资4457万元,占7.7%;素质提升工程投资469万元,占0.8%;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投资2785万元,占4.8%;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工程投资260万元。截至目前,完成项目建设投资20160.94855万元,其中:安居工程13715.397585万元(中烟资金2016.03158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3343.366万元,群众自筹8356万元);产业发展3156.680135万元(中烟资金1923.92013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232.76万元);基础设施2491.12203万元(中烟资金1161.12203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330万元);社会事业保障543.0988万元(中烟资金543.0988万元);素质提升10万元(中烟资金10万元);生态环境保护126.4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26.45);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118.2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18.2万元)。

二、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

(一)“五个一批”进展情况

1.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紧紧围绕“一环、一区、两带”脱贫战略,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产业扶持项目,建立扶持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精准到村到户机制,初步构建了立体互促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12项脱贫产业。一是龙头企业领。让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到企业打工或在公司的带动下发展庄园农业、合作经济,实现一份土地三份收入(土地租金、打工收入、入股分红),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方面依托万家欢集团发展苹果、蓝莓、软籽石榴等产业,全面推进两个核心基地和三个示范基地建设。小白龙蓝莓种植核心基地土地流转809.5亩,开挖基础道路3公里,完成土地平整1000亩,蓝莓果苗就位20万株、肥料900吨,完成种植1000亩;小龙潭软籽石榴种植核心基地完成土地流转503亩,尖山、大中村软籽石榴种植示范基地完成种植220亩;鸡茨村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完成种植70亩。3年将成功带动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另一方面依托大本事公司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采取“公司+村(社区)+合作社+试验示范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优质菌棒、统一建设标准化种植大棚和生活区、统一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统一出菇管理、统一产品销售,建档立卡贫困户前期无投入即可入园种植。同时,建立最低收购保护机制,确保每棒利润不低于一元,不足一元时由大本事公司补足给种植农户。已有54户建档立卡户种植食用菌种植121.6万棒,发放建档立卡食用菌种植贴息贷款40200万元,目前种植户第一批香菇采收已全部完成,实现户均收入5万元。二是“三百”工程带。大中山茂养殖专业合作社、鸡茨村春正山羊养殖股份制合作社、全家鸿绿化公司运转有序,乡“三百”工程规划布局10个养殖小区、4个林下种养殖园区、组建6个专业合作社,预算总投资3335.74万元,其中鸡茨村大平地竹鼠养殖小区已完成规划,准备筹建,建成后将带动50户贫困群众脱贫;鸡茨村里歪寨生猪养殖小区已完成规划及土地征收,已经开挖道路,准备筹建,建成后将带动40户贫困群众脱贫;鸡茨村家松林生猪养殖小区已完成规划及土地征收,准备筹建,建成后将带动20户贫困群众脱贫;尖山村凹口地生猪养殖小区已完成规划及土地征收,准备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带动40户贫困群众脱贫;尖山村凹口地肉牛养殖小区已完成规划及土地征收,准备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带动33户贫困群众脱贫;摆榔村摆榔凹生猪养殖小区已完成养殖圈舍建设,办公用房、堆料房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预计投资94.9万元,已完成投资93万元,建成后将带动20户贫困群众脱贫;摆榔村小菠萝豪猪养殖小区已完成规划,土地平整、水电架设已经完成,完成投资8万元,建成后将带动20户贫困群众脱贫;大中村大中田肉牛养殖小区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投资208.8万元,已完成投资45万元,建成后将带动30户贫困群众脱贫;大中村大山磨移民安置点生猪养殖小区,已完成规划,准备开工,建成后将带动20户贫困群众脱贫;大中村菠萝寨生猪养殖小区,已完成基础开挖,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万元,建成后将带动37户贫困群众脱贫。鸡茨村林下种养殖园区,已入驻养殖户10户(其中建档立卡户5户),养殖林下鸡5500多羽,新建围栏8000多米,面积300余亩,已经发动36农户准备进入园区养殖,葫芦蜂养殖基地正在进行蜂王培育实验,建成后将带动36户贫困群众脱贫;尖山村芭蕉关林下种养殖园区已入驻养殖户7户,养殖林下鸡9200多羽,已经发动20农户准备进入园区养殖,中药材种植基地已种植大黄20亩,建成后将带动30户贫困群众脱贫;摆榔村褡裢潭林下种养殖园区已入驻养殖户14户(其中建档立卡户9户),养殖林下鸡6000多羽、旱鸭350只,新建围栏5000多米,面积8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已种植大黄70亩,建成后将带动30户贫困群众脱贫;大中村大山磨林下鸡养殖园区已入驻养殖户12户(其中建档立卡户9户),养殖林下鸡3.1万羽,新建围栏6000多米,面积500余亩,建成后将带动100户贫困群众脱贫。6个合作社已完成商讨,正在注册中。其中鸡茨村老黑龙果蔬专业合作社已完成塘图规划,种植苹果70亩;尖山村小龙潭果蔬专业合作社已种植蔬菜280亩,种植软籽石榴60亩;摆榔村豪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已入驻养殖户30户,带动建档立卡户4户,养殖豪猪400余头;大中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已种植软籽石榴160亩,抚育核桃1800三是产业扶持撑。种植业方面,完成甜龙竹种植250亩;热区冬早蔬菜种植339.3亩(大中村29.3亩、尖山村310亩),种植农户33户,已完成乡级验收;种植中草药230.4亩(大中村60.6亩、尖山村136.4亩、摆榔社区33.4亩),完成组织验收;种植烤烟3800亩,完成产量8500担,实现产值1180万元;计划种植生切烟400亩,已完成育苗及塘图规划,完成移栽100亩,预计年底可全部完成移栽;建成摆榔村、鸡茨村两个烤烟育苗基地,共建成育苗棚700棚。新建烤烟小水窖236口,完成总投资172.7万元;建成尖山村王家寺中药材种植基地,完成种植248亩,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 85 户。养殖业方面,采取自购方式,整合扶贫、民宗项目全乡共完成种牛引种617头(尖山村100头,大中村187头,摆榔社区200头,鸡茨村130头),全乡农户家中存栏能繁母牛20头以上有4户,存栏10头以上有5户,存栏310头有163户。计划养殖种黑山羊1200头,采取统购方式已引种549头(尖山村供出149头,鸡茨村引种400头),全乡农户家中存栏羊100头以上有8户。良种母猪养殖采取统购方式已供种653头(鸡茨213头,尖山村100头,摆榔村200头,大中村140头),全乡农户家中存栏能繁母猪10头以上有2户,存栏20头以上有11户。计划养殖林下鸡12万羽,18个扩群项目养殖场已完工,已供出鸡苗53272羽,其中武定鸡31150羽、绿壳蛋鸡22112羽。肉牛、肉羊、良种母猪、林下鸡种苗购买采取政府把关,理事会与公司签订订购协议,理事会与农户签订养殖协议的方式,符合标准的由乡兽医站统一验收并接种耳标后给予补助。省委办公厅帮助协调的建档立卡户产业扶贫贷款2000万元,已发放2491945万元。

2.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坚持“先搬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搬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农户,再搬难以维持发展的农户,最后搬需要改变发展、生活环境的农户的原则,切实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易地搬迁上,集镇、尖山罗家山、大中小松林、鸡茨家松林4个安置点流转土地347亩,已完成测设1:500地形图、地勘、规划修编和施工图设计。尖山安置点落实土地95亩,公路3.5公里,建成安居房80幢,墙体粉刷已完成,门窗安装80幢,架设用水管300米,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等附属工程建设。大中安置点流转土地164亩,124户搬迁户户型、面积已确认,基础开挖、承台、地梁、吊装钢柱、楼板浇筑、一层砌砖均完成124幢,屋面瓦完成90幢,外墙刮白完成74幢,架设用水管3公里;鸡茨安置点流转土地13亩,正在开挖 “三通一平”,落实搬迁户住房面积21户,基础开挖17幢,承台完成16栋,地梁完成16幢,吊装钢柱11幢,支砌挡墙2500方,完成投资350万元;摆榔集镇征地75亩,已完成规划设计及开工前准备工作,由乡政府委托彝朗村镇开发公司与建工集团签订代建协议,正在进行“三通一平”施工。安置点民居建设采取“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核发补助资金、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统一质量监管,村民自主选择户型,自主出资建设、自主议事决策的机制,由乡党委政府牵头,搬迁农户委托理事会与云南建工钢结构公司采取统规联建的方式签订合同建设273户农户(建档立卡户206户)自愿报名搬迁,其中搬迁县城12户。基础设施上,完成姚关至摆榔至湾甸四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21公里方案设计;摆榔乡鸡茨至上黑箐至木老元乡姜寨公路正在施工;计划建设自然村道路10条,已完工21.3公里,摆榔凹、王所寨村组道路正在施工,小龙潭、汤家寨、大蒿三条道路正在准备项目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建设渠道2条共11.4公里,架设管道8.36公里;大中水库、小白龙引水渠改造工程完成建设;鸡茨村排灌渠正在施工;小流域治理项目正在施工建设;在电力工程上,完成摆榔社区摆榔凹组农网升级改造,尖山村、大中村农网升级正在实施;小白龙蓝莓种植核心示范基地水利电力设施已建设完成。

3.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完成老黑龙、小白龙水源林地换种2150亩,启动集镇“一水两污”专项方案编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工作,集镇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完成前期规划、选址及土地流转,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实施了乡集镇垃圾电热解炉项目;完成里歪岔路口至下黑箐森林防火通道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核桃提质增效涂白、施肥5500亩;新植核桃1200亩。抚育公益林10492亩,2016年规划实施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2000亩,新聘封山育林及公益林护林员20名(其中8名为建档立卡群众)。兑付退耕还林补助2.3万亩,公益林补偿9.8万元,退耕还草3.8万元。农村能源建设(太阳能热水器)50任务已安装完成;发放农村节能灶500

4.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坚持扶贫先扶智,扶志与扶智并举。社会事业方面。创建文明生活示范户、“靓丽庭院”示范户67户。送出两后生再教育47人,其中:到保山中专学习35人,到县职业中学学习12人;完成中心学校改扩建规划方案设计,已完成土地流转21.7亩并全面开工建设;摆榔卫生院迁建已编制完成规划设计方案、流转土地21.7亩,卫生院已由县人民医院托管,新开设了中医科,多次组织专家到卫生院坐诊指导,就诊人次及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做前期规划;摆榔派出所迁建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王所寨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房建设,大中村和鸡茨村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素质提升方面。开展各类教师培训150人次;已完成创业培训30人次;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累计培训11960人次,其中:种植技能培训3200人次,养殖技能培训1660人次,扶贫政策宣传7160人次。摆榔社区组织25次到施甸县成达驾校进行小车驾驶技术培训;完成技能培训6850人次,其中:电焊工1590人次,装饰工2430人次,新型农机培训1600人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360人次,职业教育培训10人。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 446 户。

5.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全乡共有低保、“五保”户628户,1363人(其中城市低保3031人,农村低保4861202人,“五保”112130人),给予城市低保户平均每人每月300元补助,农村低保户分为贫困户每人每月128元、特困户每人每月148元、孤残户每人每月168元补助,“五保”户每人每月104元补助。共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助各类民政资金395.31万元。

各位代表,经过一年半以来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摆榔乡整乡推进布朗族整族帮扶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许多差距与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实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巩固“回头看”成果,进一步压实脱贫帮扶责任,锁定贫困户,因户施策,确保对象精准、脱贫措施精准,使每一户贫困户都能如期脱贫。二是在加快落实扶贫规划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与省、市和上级有关单位的沟通衔接,与设计公司和施工单位的互动合作,坚持规划与实施同步进行,制定出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建立推进工作考评机制,精心组织实施好七大工程,确保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是在构建产销旅一体化上下功夫。在“七大工程”、“五个一批”实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横幅板报、淘宝网店、微信等形式,加快构建乡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旅游平台,实现“农村电商+扶贫攻坚”。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