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4-5-/2020-0720003 发布机构 施甸县旧城乡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0-07-03
文号 浏览量 0
主题词 其他
扶贫小记

题记:在村里工作的三年时间,让我切身的感受到:只有将真真切切的感情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才能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看着群众在政府的帮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劳致富,让我明白,在这脱贫致富的路上,每一位群众和干部,都是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红叔红叔,带领大家致富养肥猪”

红叔学名张应堂,今年50岁,旧城乡李来村横沟组人,担任李来坝支部书记横沟村民小组长曾多次荣获乡村两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作为一名支部书记,红叔认真履职、勤勤恳恳,李来坝党支部2019获得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在脱贫路上,要说红叔一直都是李来村的致富带头人,这点不夸张,红叔是村里的生猪养殖大户,日积月累的经验让红叔在生猪养殖上闯出了一条路子。

乡亲们经常开玩笑说:猪哥,让你方圆一百公里养猪无对手社会我红叔就是这么豪横,就是这么厉害。红叔就是这样一个敢想敢干,敢说敢做的人。红叔不仅养猪是一把好手,还是一个十分热心的人,他自己总结出来的养猪经验,从来不藏着掖着,都大方说出来和大家分享,记得有一次村里开培训会,休息期间,就听他在和大伙头头是道的讲着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他在普及给大家养猪之道,红叔讲得细心又风趣,听着的人也是津津有味,但凡村里通知开会或到小组农户家,只要有红叔的地方,养猪知识从不会缺席。

现在,红叔的生猪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能繁母猪60头、肥猪200头、猪仔150头;今年上半年出售肥猪160头、毛收入64万元;一方面,作为村里养殖大户,必要的预防及防治措施在他的手中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母猪产仔注意事项到猪仔疫苗,再到肥猪驱虫等等一系列环节。另一方面作为村里生猪养殖大户,与其他的养殖户经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说经验,红叔不仅随时与其他养殖户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在快手、抖音短视频里发布视频和大家分享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生猪养殖大户多达24户。

 

“扶贫开发显真情,异地搬迁助富民”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勤劳的农民总是能创造出伟大的财富。前两天在搞账实相符到县城小高层入户,给我印象很深的两户建档立卡户,一户是蒋贵发,来到小高层,我们联系了发哥,他说妻子在家呢。于是我们乘坐电梯到发哥家门口,敲门声刚落发哥的妻子就急忙的开门,我们走了进去,他家里面干净整洁,墙面上贴满了各种扶贫政策宣传。进门不久,发哥妻子热情的拿出一些吃的、喝的给我们,脸上面带笑容。后来我问了一些她现在生活如何,她说:“丈夫在县城周边不远处打工,一天100多块钱,由于两个小孩小,自己在家接送两个小孩上学,平时不忙就在旁边做一下临时工,也可以赚到一些,老家的土地已经让别人管理着,两边也跑不赢,等小孩大一点,自己也可以出去打工

为了完成此次任务,我们继续往下一家出发,又一次咚咚的敲响搬迁户王绍发户的门。没过半分钟,王绍发和妻子打开门,进门夫妻两七脚八手的给我们烧水、切水果……下不久村里副主任就打开话匣子,唠起家常来,询问今年务工情况。王绍发夫妇说今年没有出去外省务工,都是在县城附近做临工挨着家也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维持生计没有什么问题。换了新的生存环境,从农村到县城的转变,搬迁农户靠自己勤劳双手脱贫致富,步入小康生活,我想,他们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村有主导产业户,民有致富门路”

李来村为了进一步推进就业和产业组织化,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捆绑式”扶贫,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务工收入,与中坝田柠檬基地签订劳务用工结对帮扶合作协议,提供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像这样的模式还有通过土地流转39户卡户与施甸县山和润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签订了合同60户卡户加入了施甸县韵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从事蔬菜、水果、中草药、农产品种植、销售;牲畜、家禽、水产品养殖、销售;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及同类生产经营者的产品;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经营者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在李来村的脱贫致富路上,我们有致富小能手,充分发挥党员带头先锋模范作用的支部书记;有我们勤劳善良的群众,不畏艰苦,创造出一片新天地;还有利用了当地农场品特色畅销路发家致富的农户我们坚信,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挂联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在县、乡、村各级扶贫干部的齐心协力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我们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