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11-1-/2019-0621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19-06-21
文号 浏览量 14
主题词 林业
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  

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国家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研究拟定施甸县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经批准后组织实施;组织和指导全县林业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组织全县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作;防治石漠化工作;指导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组织、指导全县森林资源(含林地、森林、林木、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组织、指导全县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和统计;组织、指导林地、林权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征用、占用林地的初审;指导、监督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指导、协调和检查、监督全县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承担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组织、指导全县农村改灶节柴,推广使用沼气等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承办县委、县政府和市林业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机构情况:行政单位1个,种苗站1个,农村能源工作站1个,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1个,资源管理机构1个,林权管理服务中心1个、天然林停伐保护站1个、国有林场管理站1个、国有林场2个  

人员情况:2018年编制81人,2018年年末在职人员79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抓好发展和改革各项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增;以资金争取为抓手,做大做强投资底盘;以依法履职为支撑,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物价监管为责任,维护市场价格稳定;以党的建设为根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绩效目标设立合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中长期实施规划。绩效指标明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通过了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符合年度的计划任务,与本年度的预算资金相匹配。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55,541,790.45元,较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49,296,538.74元增加6,245,251.71元,增幅为12.67%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7,577,523.24元,较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4554473.27元增加3,049,620.17元,增幅5.59%。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局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施甸县发展和改革局预算业务管理制度并认真遵照执行。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本部门整体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绩效自评,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项目立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分值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投入
(15分)      

目标设定
(7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3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绩效指标明确性      

4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预算配置
(8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4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三公经费”增长率      

2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增长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增长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重点支出安排率      

2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      

过程
(30分)      

预算执行
(15分)      

预算完成率      

3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率      

3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支付进度率      

3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结转结余控制率      

3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上年结转结余总额增减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存量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控制率:(本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      

3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预算管理
(12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      

4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④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4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基础信息完善性      

4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准确。      

资产管理
(3)      

管理制度健全性      

1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      

资产管理安全性      

1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①资产保存完整;②资产配置合理;③资产处置规范;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帐实相符;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固定资产利用率      

1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产出
(30分)      

职责履行
(30分)      

实际完成率      

10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得分:完成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得分或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指标      

完成及时率      

10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质量达标率      

10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效果
(25分)      

履职效益
(25分)      

经济效益      

9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      

社会效益      

8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      

生态效益      

8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按生态效益实现程度      

合计        

100        

        

        

  

(三)自评组织过程   

我局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项目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长为组员的项目绩效自评小组。自评小组遵循“目标引领、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完成情况开展自评工作。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55,541,790.45元,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7,577,523.24元。按支出性质分类:基本支出17,738,990.93元,项目支出39,865,102.51元。按投入方向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10,444.40元,其他自然生态保护支出4,425,000.00元,天然林保护支出4,640,945.93元,退耕还林支出9,564,943.50元, 其他城乡社区支出3,113,983.55元,农业组织化与产业化经营支出25,650.00元,行政运行支出4,164,367.08元,森林培育支出2,084,555.00元,林业技术推广支出80,526.58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支出4,032,354.19元,动植物保护支出112,337.00元,林业产业化支出1,006,178.50元,信息管理支出600,000.00元,林业贷款贴息支出34,000.00元, 林业防灾减灾支出3,436,588.44元,其他林业支出19,072,219.27元。  

绩效目标合理性: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绩效指标明确性: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在职人员控制率:97.53%。  

“三公经费”增长率:增长率58.85%。  

重点支出安排率:100%。  

(二)过程情况分析  

根据施甸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施甸县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施财发〔2017〕55号)、施甸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施甸县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施财发〔2017〕58号)、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我局绩效自评小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评价小组通过自查整体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机构编制和厉行节约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自评形成结论,结合前期掌握的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绩效自评报告。  

预算完成率100%。  

预算调整率600%。  

支付进度率60%。  

结转结余控制率-14.49%。  

“三公经费”控制率389.%  

"资金使用合规性":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④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基础信息完善性":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准确。  

管理制度健全性: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  

资产管理安全性:①资产保存完整;②资产配置合理;③资产处置规范;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帐实相符;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固定资产利用率:100%  

(三)产出情况分析  

实际完成率: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四)效果情况分析  

切实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加强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财务纪律。积极为管理服务,促进我局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对有关机构及财政、税务、银行、统计等部门需要了解、检查财务的工作,主动提供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情况。  

部门履行职责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2018年我局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进度缓慢。受项目审批、前期外业调查、季节、及财政资金下达时间的影响,项目推进缓慢,需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二是对绩效项目实施的措施还不够健全,要进一步提高对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要建立健全制度落实工作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分工制定落实措施。三是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对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有些项目由于行业特点明显,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要求较严,因此要提高队伍素质,加强绩效管理学习和培训。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四是“三公经费”过高,下一步单位将开源节流,更具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单位项目管理,对合理编制下年预算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经验。一是评价结果优秀且绩效突出的。在安排后续资金时给与充分保障。二是评价结果良好和合格的,在项目单位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后,按正常从紧原则编制预算,安排下一年度财政资金。三是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对于实施过程评价的项目,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1.不断完善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不断出台的各项制度,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事前必编预算,控制经费使用,使用必问绩效,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等环节。  

2.加强宣传,加强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发生。  

3.对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对项目建设计划、具体实施过程、检查监督力度、改进措施等不断循环进行,将项目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管理来进行,以期达到绩效目标的100%。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  

                          2019年6月10日  


附件【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docx
附件【施甸县林草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