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82-1-03_F/2018-0726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重点工作通报 | 发布日期 | 2018-07-26 |
文号 | 浏览量 | 214 |
2018年是十九大后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式,施甸县紧抓全省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总要求,打基础、调结构、抓项目、促发展,上半年,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8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1308万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483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87214万元,增长15.1%,其中,工业增加值51864万元,增长13.7%,建筑业增加值35350万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139611万元,增长9.3%。三次产业比重为16:32:5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5.0、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8.7%,46.8%,44.5%。
(一)农业增长平稳
农业总产值完成84610万元,增长5.6%,农业增加值完成45526万元,增长5.7%,上半年,肉猪出栏410703头,增长13.6%,存栏673530头,增长2.9%,肉类总产量34529吨,增长12.0%。农作物播种面积31万亩,其中,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21万亩,粮食产量达44302吨,增长1.7%。
(二)工业稳中向好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1%,位居全市第二位,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呈“稳中向好”的态势,2-6月增幅依次为20.5%、14.9%、14.9%、15.6%,16.1%,截止2018年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26户。
(三)建筑业发展稳健
2018年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完成74063万元,增长30.7%,建筑业增加值35350万元,增长(现价)24.6%,拉动GDP增长2.03个百分点,签订合同额达到138242万元,增长35.5%,房屋施工面积81630平方米,是上年同期的3.3倍,其中新开工面积9752平方米。今年以来,新入库鑫溢建筑、鑫源建筑两户建筑业企业,截止2018年6月,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有6户。
(四)消费品市场平稳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566万元,增长12.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12740万元,增长23.8%,限额以下企业完成82826万元,增长10.5%,限额以上比重达13.3%。截止2018年6月,全县限额以上企业26户。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93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2元,增长9.0%。
(五)投资增速回升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9%,突破3月份以来持续负增长的局面,转负为增,逐渐回升,其中,城镇项目投资增长11.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1.4%。城镇施工项目96个,其中,本年新开工63个;房地产投资17个。
(六)财税稳定收支
全县完成财政收入52550万元,增长24.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529万元,增长14.5%。财政总支出167957万元,增长16.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8396万元,增长11.5%。完成各项税收34791万元,比上年增收7261万元,增长26.4%,增速较上月放缓9.5个百分点。其中,国税完成25066万元,增长44.0%;地税完成9725万元,减少4.0%。
(七)金融市场平稳
六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99141万元,增长9.1%,其中,个人存款616230万元,增长11.2%;各项贷款余额612830万元,增长12.4%。
二、存在的问题
2018年上半年,GDP增长10.6%,虽然完成县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但是与全市其他县区相比,还存在差距(详情见表一),金融、房地产销售面积、财政八项支出合计等支撑指标增幅逐渐回落,部分行业支撑较弱,增长后劲乏力。
表一
县(市、区) |
地区生产总值 |
|||
绝对数(万元)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
保山市 |
3125189 |
10.6 |
||
隆阳区 |
1191990 |
1 |
10.8 |
1 |
施甸县 |
271308 |
5 |
10.6 |
3 |
腾冲市 |
856640 |
2 |
10.5 |
5 |
龙陵县 |
345194 |
4 |
10.6 |
3 |
昌宁县 |
468322 |
3 |
10.7 |
2 |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虽然引进各类果蔬,傣荣、蓝心等果蔬企业进驻,一批农户种植园兴起,但是全县农业依然是个体农户为单位的传统种植、畜牧业主导,新型经济作物占比低,全县上下尚无拥有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官方认证的农产品,加上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产品产值不高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农业结构有待提升。
(二)工业发展动力不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26户,多数为增加值率较低的食品加工企业,且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其中大本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破产退库,根据制度要求,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退库基数需在库一年,无形中增加工业持续增长压力,此外,坤茂绿色产业有限公司今年以来持续停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乏力,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全市最低,纳规工作迫在眉睫。
(三)消费品市场结构层次低。限额以上企业户数少且规模小,整体带动力不强,档次低,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匹配。此外,由于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对商家的吸引力不足以让对方进驻加盟,使得市场活力不足,多元化不够。
(四)服务业支撑乏力。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幅回落明显,市场下行压力增大,增长点难寻,财政八项支出合计、商品房销售面积等要持续高速增长困难较大,批、零、住、餐虽平稳,但由于比重较低,对经济带动有限,全县仅施甸县济康医疗有限责任公司一户重点服务业企业,对整个服务业支撑较弱。
三、几点建议
(一)促进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根据农产品的生物特点及特性,实施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改变当前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专业化进程缓慢、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难以有效保证的状况。通过企业支撑、大户带动,产业集中改变农业产业“散、小、弱”的现状。
(二)加紧培育“四上”企业。培育“四上”企业,提高规模以上占比是提升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各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密切关注培育企业的状况,实现成熟一户,纳规一户。用好用足“园中园”各种优惠政策,狠抓招商,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壮大工业企业规模,瞄准适合施甸区域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品牌、商家进驻施甸,充实市场丰富性。
(三)激活消费品市场活力。拓展消费空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服务消费,抓住端阳节花街、姚关荷花节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展销促销特色商品,加强对外宣传,吸引高档次商家进驻,激活市场活跃度。加强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促进农村商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一是以服务于制造业特别是产业集群为立足点,针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多、共性需求大的特点,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二是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对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进行改造提升,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提高流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三是在加快城市建设进程,提升城市功能的丰富性的同时,提前谋划,结合实际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