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201525883XU/20230921-0000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办公室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3-09-21 |
文号 | 施政办发 〔2023〕 55 | 浏览量 | 198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施甸县县树县花评选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做好组织实施。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县树、县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名片,是城市地域、人文特色的浓缩和象征,也是城市生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按照《施甸县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要求,为积极开展“县树、县花”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切实提高我县全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倡导“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宗旨,以全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绿美城市为契机,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县树、县花”评选活动,充分展示施甸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和生态文明建设风貌,提升施甸旅游、文化和生态城市品味,让“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的生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与建设绿美城市的热情,展现“水墨之城、宜居施甸”的独特城市风貌。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县树、县花”评选活动的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县树、县花”评选组委会,由县住建局牵头,联合县级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县树、县花”评选活动。组委会组成人员如下:
主 任:苏春满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主任:杨治平 县住建局局长
成 员: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住建局、县林草局、县教体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旅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施甸分局、县水务局各1位领导。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在县住建局,主要负责“县树、县花”评选活动综合协调工作,并设立由县住建局、县林草局、县文旅局、市生态环境局施甸分局、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组成的“县树、县花”评审组。
三、评选标准
(一)地域性。“县树、县花”选择有自然分布或栽培历史悠久的乡土树种,有地方特色,分布广泛,适应施甸自然条件,生长良好,繁殖、栽植容易,种植区域广,全域绿化广泛选用。
(二)文化性。“县树、县花”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施甸城市绿化风貌,彰显城市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象征意义。
(三)观赏性。县树树形高大优美,枝繁叶茂,适宜于作行道树和庭院观赏树。“县花”花形优美,花姿雅致。社会认同感强,喜闻乐见,深受市民喜爱。
(四)经济性。“县树、县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有较好的培育发展前景。
(五)历史性。“县树、县花”种植繁衍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一定程度反映施甸历史,市民认可度高。
四、方法步骤
评选活动通过广泛推选、市民投票、专家评审、人大审议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充分尊重民意的原则,评选出代表施甸城市文化内涵、适应施甸地理条件的“县树、县花”。评选活动具体分为以下6个阶段。
(一)推选发动阶段(2023年8月1日—30日)。拟定评选方案,依据“县树、县花”评选标准,组织召开“县树、县花”提名意见征询会,初步确定各5个不同品种的预选品种提交县政府,针对提名确定的各5个品种,通过施甸政府网站、施甸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对外发布、广泛宣传评选活动的意义及方法,激发广大市民参与评选的热情。
(二)市民投票阶段(2023年9月1日—30日)。组织广大市民对提名确定的各5个“县树、县花”进行投票,选择认为最能代表施甸形象、每人每个类别只能选择3个品种,且只能投票1次。为充分发扬民主、体现民意,最广泛地发挥市民的主导作用,评选活动采取微信投票、邮寄送达、热线电话等方式,通过施甸广播电视、施甸热线平台等发动投票评选。
(三)专家评审阶段(2023年10月1日—15日)。“县树、县花”评审专家组根据评选标准,结合市民投票结果,对“县树、县花”进行综合评审,原则上分别评审出2个不同的品种提交县政府审定。
(四)政府审定阶段(2023年10月16日—31日)。县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对上报的“县树、县花”进行审定,分别确定一个树种、一种花卉为施甸“县树、县花”,并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五)人大审议阶段(2023年11月1日—10日)。根据市民投票、专家评审和经县政府审定的“县树、县花”,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县树、县花”。
(六)宣传推广阶段(2023年11月11日—20日)。通过市级和施甸县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县树、县花”评选结果,并由各乡(镇)、各单位积极推广使用。
五、职能分工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属地原则,负责做好“县树、县花”评选工作的安排部署、统筹协调等工作,要动员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县树、县花”的评选,并结合当前实际将“县树、县花”评选结果进行宣传、推广与应用。
(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人大代表做好“县树、县花”的提名、审议等相关工作。
(三)县政协办公室。负责组织政协委员做好“县树、县花”的提名等相关工作。
(四)县委宣传部。负责指导、监督县属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做好“县树、县花”评选活动的投票平台建设、媒体宣传、动态新闻报道等工作,协调市媒体做好“县树、县花”评选情况的对外发布工作,组织开展“县树、县花”征文、摄影作品征集、书画大赛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县住建局。负责全县“县树、县花”评选活动前期策划、方案编制以及投票组织等日常工作;组织确定“县树、县花”推荐品种;组织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开展“县树、县花”提名,初选;负责将“县树、县花”评选结果广泛运用到城镇房地产新建项目、住宅小区、城市公园以及农村人居地等城乡公共绿地中,并加以推广;配合县委宣传部做好评选活动宣传工作。
(六)县林草局。负责将“县树、县花”评选结果,在全县造林绿化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中进行宣传推广应用。
(七)县教体局。负责发动全县中小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县树、县花”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在中小学生征文比赛、绘画大赛;指导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县树、县花”宣传教育工作,加大校内“县树、县花”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全县中小学生“县树、县花”知晓率。
(八)县财政局。负责将“县树、县花”评选活动经费列入预算保障,并对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九)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立体造景原则,将“县树、县花”评选结果广泛运用到行道绿化、公园、校园和住宅等各类新建用地的绿化规划。
(十)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在公共汽车、出租车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县树、县花”评选推广口号及消息;在公共汽车车身、车厢内、公共汽车候车亭灯箱、道路交通护栏、客运站等公益广告车贴、宣传牌、宣传海报上粘贴“县树、县花”形象标志;将“县树、县花”的评选结果广泛运用到公路沿线绿化中,并加以推广。
(十一)县文旅局。负责做好各大景区关于“县树、县花”评选结果的宣传工作,结合形象推广,挖掘打造,形成“县树、县花”旅游文化;以全县各大节庆日为载体,融入“县树、县花”主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发挥“县树、县花”文化引领作用。
(十二)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将“县树、县花”宣传、推广纳入“三农”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加快“县树、县花”培育、运用等技术研究和推广。
(十三)市生态环境局施甸分局。负责将“县树、县花”在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修复工作中进行宣传、推广。
(十四)县水务局。负责将“县树、县花”的评选结果广泛运用到河流、水源地绿化中。
各成员单位按照具体职责分工做好“县树、县花”的广泛宣传、评选与推广工作。县级各部门负责做好行业内“县树、县花”的广泛宣传、评选与推广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开展“县树、县花”评选影响深远,是全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丰富生态文化内涵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施甸绿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县级、各乡(镇)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压实责任,抓好落实,确保做好“县树、县花”评选的各项保障工作。
(二)密切协作,加强配合。评选“县树、县花”涉及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分工协作,切实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做好“县树、县花”的评选工作。
(三)深入发动,广泛参与。开展“县树、县花”评选活动,要充分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各级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深入发动,广泛宣传,确保广大市民踊跃参与。
(四)全力以赴、加强保障。相关部门要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建立“县树、县花”评选绿色通道,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确保“县树、县花”评选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施甸县“县树、县花”评选活动推荐品种
根据与施甸县建设、林业部门的交换意见,综合考虑“县树、“县花”选择条件和施甸县传统文化特征,现初步推荐木棉、红椿、粉花羊蹄甲、火焰木、桂花为施甸县候选县树,月季、叶子花、玉兰、木槿、迎春花为候选县花。
一、县树候选种类
(一)木棉树Bombaxmalabaricum
别称攀枝花、莫连、红茉莉、莫连花、红棉。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白色,幼树的树干通常有圆锥状的粗刺;分枝平展。掌状复叶,小叶5—7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16厘米;叶柄长10—20厘米。花单生枝顶叶腋,通常红色,有时橙红色,直径约10厘米。花期3—4月。
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蒴果,夏季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六月飘雪一般,别有一番情趣。花红色,盛开时满树枝干缀满艳而硕大的花朵,如火如荼,耀眼醒目,极为壮丽,素有“英雄树”之美名。种有木棉树的地方,远远望去,一树的橙红,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
木棉在施甸县境内种植历史悠久,城市中也有数十年的大树。木棉树形具阳刚之美,木棉的花大而美,树姿巍峨,可视为布朗文化之美和施甸蓬勃向上的事业和生机象征和激励人们豪情壮志的象征。县城内木棉种植较为广泛分布在公园、行道树、社区、单位,与周边的具体建筑、雕塑等人文景观相结合,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
(二)红椿Tonaciliata
别名红楝子、南亚红椿、香铃子,为楝科、香椿属落叶或半落叶乔木。红椿为中国珍贵用材树种之一,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红椿木心材深红褐色,边材色较淡,纹理通直,结构细致,花纹美观,质地坚韧,持久微香,防虫耐腐,干燥快,变形小,加工容易,承重性强,油漆及胶粘性能良好,是建筑、家具、船车、胶合板、室内装饰良材。
红椿树干挺拔,通直光滑,枝繁叶茂,树姿优美,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适合作行道树和四旁绿化树种,也适合广场、公园作孤植或丛植观赏树种。红椿在施甸县城周边有自然生长,在施甸县委院内等地有多株树龄百年以上古树,在施甸葫芦龙潭有树龄300多年红椿古树一株。
(三)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
别名老白花、粉花羊蹄甲、宫粉羊蹄甲。半常绿乔木,喜阳光和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栽植地应选阳光充足的地方,管理粗放。羊蹄甲生长迅速,二年生的实生苗即可开花。覆被花相,开花时花着生于树冠的表层,初冬时开花绚烂夺目,远距离看花感强烈,气势壮观。
羊蹄甲在施甸县境内种植历史悠久,城市中也常见大树,运用广泛均在市政道路、公园、社区、单位等。花大而美,花期长,可视为蓬勃向上的事业和生机,并以此激励人们的豪情壮志的一种象征,深受大众喜爱。可植为园庭观赏树,行道树,孤植、对植、群植、列植等多种形式,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
(四)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 Beauv.
别名火烧花、喷泉树、苞萼木、火焰木,为紫葳科落叶大乔木,又名苞萼木,高10米,树皮平滑,灰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片椭圆形至倒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背面脉上被柔毛,基部具2-3枚脉体;叶柄短,被微柔毛。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密集;花序轴长约12厘米,被褐色微柔毛,具有明显的皮孔;花梗长2-4厘米;苞片披针形,长2厘米;小苞片2枚,长2-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外面被短绒毛,顶端外弯并开裂,基部全缘,长5-6厘米,宽2-2.5厘米。花冠一侧膨大,基部紧缩成细筒状,檐部近钟状,直径约5-6厘米,长5-10厘米,桔红色,具紫红色斑点,内面有突起条纹,裂片5,阔卵形,不等大,具纵褶纹,长3厘米,宽3-4厘米,外面桔红色,内面桔黄色。雄蕊4,花丝长5-7厘米,花药长约8毫米,个字形着生。花柱长6厘米,柱头卵圆状披针形,2裂。花盘环状,高4毫米。蒴果黑褐色,长15-25厘米,宽3.5厘米。种子具周翅,近圆形,长和宽均为1.7-2.4厘米。花期4-5月。
火焰木喜阳光,属热带速生树种,耐热、耐旱、耐湿、耐瘠、枝脆不耐风、易移植。作为球形布置可以采取拼栽,截枝,放枝及修剪整形的手法,错落有致地栽植于草坪之上,点缀于庭园深处,红彤彤的火焰树果使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应用广泛细细观之,深红色的花瓣边缘有一圈金黄色的花纹,异常绚丽。还能起到绿化美化和醒目的作用。火焰木在施甸县城市绿化应用较早,广泛应用在城市公园、广场、社区、单位及城市市政道路等各类绿地当中,在施甸县园林绿化树种应用比例较大。
(五)桂花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old.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其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月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
桂树的木材材质致密,纹理美观,不易炸裂,刨面光洁,是良好的雕刻用材。桂花的园林用途广泛,桂绿化效果好,体现速度快,栽植当年既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但是在北方栽植耐寒性一般,冬季需要特殊保护,才能安然越冬。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树,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在校园取“蟾宫折桂”之意,也大量的种植桂花。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桂花香气扑鼻,含多种香料物质,可用于食用或提取香料。
二、县花候选种类
(一)月季Rosacv.Group
月季为落叶或常绿灌木,或蔓状与攀援状藤本,四季开花。现代月季被欧洲人与当地的品种广为杂交,精心选育,欧美各国所培育出的现代月季达到一万多个品种,血缘关系极为复杂,但都是与中国的月季长期杂交选育而成。中国是现代月季的原产地之一,因此中国月季被称为世界各种月季之母。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为好。喜欢阳光,喜欢温暖,一般气温在22—25℃最为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夏季高温对开花不利。
月季花在园林绿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月季在南北园林中,使用次数是最多的一种花卉,其花期长,观赏价值高,受到各地园林的喜爱,在园林街景,美化环境中具有独特景观的作用。
月季花适合施甸县气候栽培,在施甸县境内种植历史悠久。花大而美,花期长,观赏价值高,作为幸福、美好、和平、友谊的象征,深受当地人们喜爱,可广植为庭园观赏树,有丛植、对植、群植、列植等多种形式,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月季要使其开花繁茂,在日常养护管理上有相对较高的要求。
(二)叶子花Bougainvilleaspectabilis
在施甸县城市建成区绿化调查统计中,叶子花使用频率高,为37.40%。叶子花又名三角梅、宝巾、簕杜鹃、九重葛、三角花,紫荣莉科、叶子花属藤状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充足光照。热带与亚热带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在南方城市绿化中城较为常见,应用作观花灌木、绿篱、立体绿化。
叶子花品种多样,植株适应性强,开花色彩鲜艳且持续时间长,宜庭园种植或盆栽观赏。还可作盆景、绿篱、花架及修剪造型。多栽植于庭院、公园,是美丽的观赏植物。花、叶可作药用,有活血调经,散淤消肿的效果。
(三)玉兰Magnoliadenudata
别名白玉兰、望春、玉兰花木兰。落叶乔木,高达25米。叶纸质,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长10-15(18)厘米。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直立,芳香,直径10-16厘米;花被片白色,基部常带粉红色。聚合果圆柱形,长12-15厘米。花期2-3月,12月至翌年1月也可开花。,亦常于7-9月再开一次花,果期8-9月。
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高燥,忌低湿。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中国著名的花木,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东莞市、保定市、连云港、潮州市市花。原产于长江流域,在庐山、黄山、峨眉山等处尚有野生。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美化庭园之理想花型。
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洁白耀眼,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满树花香,花叶舒展而饱满,开放之时特别绚烂,优雅而款款大方,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形体高大,迎风摇曳,神采奕奕。清贫一辈子、坚守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施甸人杨善洲“名花三千,独爱玉兰”。杨善洲老书记在大亮山种下了玉兰、山茶等数十种名花,也就是玉兰花让他惦记了一辈子。在遗嘱中,他特别交代:我死后,把我安葬在姚关清平洞的玉兰花树下。玉兰花在保山地区也称“报恩花”,他说,这棵花是我对家人最后的表达了。他的清廉,奉献精神,就像他钟爱的玉兰花那样洁白无瑕。
(四)木槿Hibiscus syriacus
木槿,俗名:喇叭花、
朝天暮落花、荆条、木棉、朝开暮落花、白花木槿、鸡肉花、白饭花、篱障花、大红花。落叶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叶柄长5-25毫米,上面被星状柔毛;托叶线形,长约6毫米,疏被柔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4-14毫米,被星状短绒毛;小苞片6-8,线形,长6-15毫米,宽1-2毫米,密被星状疏绒毛;花萼钟形,长14-20毫米,密被星状短绒毛,裂片5,三角形;花钟形,淡紫色,直径5-6厘米,花瓣倒卵形,长3.5-4.5厘米,外面疏被纤毛和星状长柔毛;雄蕊柱长约3厘米;花柱枝无毛。蒴果卵圆形,直径约12毫米,密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肾形,背部被黄白色长柔毛。花期7-10月。
木槿的寓意是温柔的坚持、勇敢坚强、灿烂美丽,木槿的花朵会在每天傍晚时凋谢,在第二天清晨时开放,代表着坚持与生生不息的含义,且木槿的适应性较强,它在较为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长,有着坚韧的含义。主供园林观赏用,或作绿篱材料。
(五)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
迎春花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落叶灌木,直立或匍匐,高0.3-5米,枝条下垂。枝稍扭曲,光滑无毛,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狭翼。叶对生,三出复叶,小枝基部常具单叶;叶轴具狭翼,叶柄长3-10毫米,无毛;叶片和小叶片幼时两面稍被毛,老时仅叶缘具睫毛;小叶片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狭椭圆形,稀倒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叶缘反卷,中脉在上面微凹入,下面凸起,侧脉不明显;顶生小叶片较大,长1-3厘米,宽0.3-1.1厘米,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侧生小叶片长0.6-2.3厘米,宽0.2-11厘米,无柄;单叶为卵形或椭圆形,有时近圆形,长0.7-2.2厘米,宽0.4-1.3厘米。花单生于去年生小枝的叶腋,稀生于小枝顶端;苞片小叶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长3-8毫米,宽1.5-4毫米;花梗长2-3毫米;花萼绿色,裂片5-6枚,窄披针形,长4-6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锐尖;花冠黄色,径2-2.5厘米,花冠管长0.8-2厘米,基部直径1.5-2毫米,向上渐扩大,裂片5-6枚,长圆形或椭圆形,长0.8-1.3厘米,宽3-6毫米,先端锐尖或圆钝。花期6月。
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迎春花栽培历史1000余年,唐代白居易诗《代迎春花召刘郎中》以及宋代韩琦《中书东厅迎春》和明代周文华撰《汝南圃史》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