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1153302201525883XU-/2020-0612005 发布机构 施甸县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0-06-12
文号 浏览量 42
主题词 经济建设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施甸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9号提案的答复

  

                                                   B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文件

 

施农字〔20205

                                             

 

关于施甸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29号提案的答复

李曜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巩固提升传统特色产业的建议》(第29号)的提案已收悉,现就你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关于“近年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是在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往往注重新兴产业的发展,忽略了传统特产业优势。二是新兴发展的特色产业不够精准,未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发展。三是部分产业支撑力不强,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发展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我县下一步农业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我们将以全县农业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在下一步发展中引起高度重视。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遵循稳步发展、逐一做实的策略,把巩固、提高、培育、壮大作为当前我县农业产业专项规划的主体思想;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产业专项规划的主要靶向。坚持农业活县战略,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对全县农业产业依据市场前景和潜力、区域资源优势、生产要素合理匹配到位的可能性科学确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化布局。始终把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真正作为发展壮大和巩固提升产业的第一要素,切实按产业发展要求对应建立一支支服务于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始终坚持久久为功的理念,按规划蓝图一抓到底,做实涉农部门联动机制,提升涉农资金整合效率,切实抓好产业培育。始终坚持市场化原则,深化现有农业产业发展改革,改变传统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农业产业的机制体制,转换到多以先干后补、以奖代补方式和以产业发展主体发展的具体成效及后续发展潜力较大的情况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始终坚持实现综合效益的要求支持培育农业产业化。结合我县国土面积95.53%为山地面积,生态保护任务重,耕地绝大多数为坡地,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和机械化操作,在农业产业化培育上,多以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为主,并在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组成产业联合体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促进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始终把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带动、管理能力提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协助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做好群众的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建立督促新型经营主体依法经营和履约的监管机制并严格落实,并引导、鼓励、支持、帮助他们按产业发展阶段稳步推动产业链条延伸。

关于“下一步,一是继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二是扎实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三是精准选择引进通过特色产业。四是建立完善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四个方面的建议,对指导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我们在下一步农业产业发展中,将以现有已发展的壮大的传统优势农业产业为基础,加大粮改饲工作力度,把以生猪、肉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作为重点进行产业化发展推进,保障畜牧业收益长期稳定提高,对财政贡献逐步显现并持续增加。对经济作物的发展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从区域分布的规模优势、市场优势、发展阶段优势、特色优势、基础成长优势综合分析,科学分类确定扶持思路。一是对经济林果中的核桃、板栗、花椒,在稳定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加大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的引进建立培育,增强依法规范管理运营能力建设,强化中耕管理技术落实,着力研究开发产品的后续深加工,努力巩固提升该两项产业的综合效益。二是对经济林果中的葡萄、蓝莓、冬桃、西瓜、甜柿、樱桃、芒果、坚果等干水果产业的发展,着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支持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做强做大,建立以乡镇农科技术分户包干的技术服务责任体系,抓实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技术明白人的培训培育工作,出台鼓励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开展仓储、加工的奖励政策。特别征对甜柿外销过程仓储技术难而导致果实原有特色散失的问题,应组织专门力量攻关解决,推动该产业效益大幅增长。三是对甘蔗产业采取巩固提质增效的方式。保持现有面积规模,加大种植大户培育,加强种植区域由坡地向梯地转移力度,加大水利设施建没,提高耕种收机械化程度,突出单产和规模效益,稳步提升该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四是对蔬菜、中草药产业。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审慎选准几个当家品种,以地理标识认证打造产品品牌,坚持走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提升现有龙头企业的经营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机会,帮助龙头企业与东部专业市场协调对接,增强龙头企业市场拓展能力,让两项产业逐步成为农民群众的主收入渠道。

感谢你对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以后还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发展。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6月12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东明 13987054132

抄送部门:人大提案委,县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