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1153302201525883XU-/202-0731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0-07-31
文号 浏览量 39
主题词 其他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

                             B

 

 

 

 

 

 

施政办复〔20202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

 

李应平 委员:

首先,感谢您们对施甸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提案(第2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完成了《施甸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35)—云南施甸稻母之乡休养施甸(初稿)》,总体上基本囊括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各方面,分为规划背景、总体要求、构建乡村振兴格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等11个篇章。目前,规划正在修编中。

(三)建强乡村基层组织。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2020年从全县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聘了19名优秀干部任到村(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对全县138个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培训,紧紧抓住组织振兴的“牛鼻子”,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打造更多坚强的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三)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一是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和“五个一批”路径,全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70.46亿元(到户项目补助20.8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43.96亿元、产业扶持5.67亿元),逐步不起了短板弱项,到2019年末,2059387589人脱贫退出,9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目前,全县还有未脱贫人口10133725人,贫困发生率为1.29%。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检查和国家抽查,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二是按照冷凉山区发展中草药、坝区发展特色蔬菜、沿江河谷地区发展热带水果的“三带”产业发展思路,远抓经济特色林果,近抓畜牧、烤烟、蔬菜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以特色水果、中草药、田园观光为主的兴村富县产业,推动三次产业绿色化集约型发展,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糖料蔗基地建设、生猪外调大县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户,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户,省级龙头企业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59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示范合作社45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4家,助推了中草药、蔬菜、生猪等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2019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8亿元,较2015年增加了5.7亿元。三是按照人居环境一档“八项标准”要求,完成了1068个自然村的定档分级,改建公厕98座、户厕14000户。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各级财政投入1.1亿元,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54万平方米,房心硬化2.67万平方米、院场硬化8.27万平方米。建成镇区垃圾中转站5个、垃圾处理场32个、垃圾热解气化炉45座、垃圾热解机7件,73个村1060个自然村实现垃圾有效治理,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建成镇区污水管网36.15公里、污水处理厂(站)9个,42个村实现污水治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9%。全面推进村庄保洁,全县聘用保洁员1553名,1068个自然村实现村庄保洁责任的落实,创建省级卫生乡镇9个、卫生行政村76个,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群众意识,引导群众制定村规民约,搭建“村民自治平台”,村规民约+八星定级引领社会风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二、下步工作措施

在下步工作落实上,将注重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分类推进,以点带面、连线成面形式推动乡村振兴见实见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到:

(一)高标准编制完成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多元投入、分类推进、动态管理,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对接、无缝衔接,初步构建起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的阶段目标。力争年底完成《施甸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35)——云南·施甸稻母之乡 休养施甸(初稿)》文本的修改、审核、定稿工作。

(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要以发展旅游为主导,立足保障供给、生态涵养、休闲旅游等功能定位,坚持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以核桃、特色水果、优质蔬菜、中药材、烤烟、生猪养殖为重点,总结推广烤烟产业发展的模式及措施,配套规划布局农产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设施,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产业规模升级。做好乡村旅游的产业、景观规划布局,探索村组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以创办、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途径,壮大集体经济。

(三)用活用足政策,重塑山水生态资源环境。我县自然资源不优,要在山水资源重塑上着力。要抓住政策机遇,修复村庄水、井、沟、塘水生态系统,全面改善农村水环境,对村、路、渠、宅“四旁”和公共区进行绿化,着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山清、水秀、气净”的生态乡村;要以治理农村垃圾、污水为重点,推进 “七改三清”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建设洁净乡村;要依托“5个万亩”规模农业,发展集旅游、生态、产业为一体的绿色经济带,保护、发掘乡村特色和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发展要素。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水利设施产权等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更好的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一要加大乡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中介组织,缓解项目策划、储备、实施的技术人才制约。二要根据村庄发展和功能布局需要,启动撤村并组试点,优化资源配置。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拓宽用人渠道,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推进“能人”治村进程,建立村级考核激励机制。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强化乡村治理。二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727

(承办单位:县政府办,联系人:杨春和,联系电话:8121411

 

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代表建议

    施甸县                             办理面商表

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

建议√名称

 提案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编号

政协第2号

建议√人

  提案

李应平

所在单位

仁和镇交邑村

电话

13577555934

承办单位

县政府办

承办人

杨春和

电话

8121411

面商时间

7月28日

地点

仁和镇交邑村会议室

提案及建议理由

目前,施甸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与发达地方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全面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仍然十分艰巨,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脱贫巩固任务“太重”;二是硬实力“不硬”;三是软实力“太软”。各行各业人才不足,急需大量的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人才。乡村陋习陋风还较为普遍,乡村基层组织机构的治理能力弱,乡土文化发掘不够,农村文化旅游缺乏品牌魅力,实施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任务艰巨。

 

承办单位拟办意见:一、高标准编制完成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多元投入、分类推进、动态管理,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对接、无缝衔接,初步构建起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的阶段目标。力争年底完成《施甸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35)——云南·施甸稻母之乡 休养施甸(初稿)》文本的修改、审核、定稿工作。

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要以发展旅游为主导,立足保障供给、生态涵养、休闲旅游等功能定位,坚持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以核桃、特色水果、优质蔬菜、中药材、烤烟、生猪养殖为重点,总结推广烤烟产业发展的模式及措施,配套规划布局农产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设施,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产业规模升级。做好乡村旅游的产业、景观规划布局,探索村组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以创办、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途径,壮大集体经济。

三、用活用足政策,重塑山水生态资源环境。要在山水资源重塑上着力。要抓住政策机遇,修复村庄水、井、沟、塘水生态系统,全面改善农村水环境,对村、路、渠、宅“四旁”和公共区进行绿化,着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山清、水秀、气净”的生态乡村;要以治理农村垃圾、污水为重点,推进 “七改三清”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建设洁净乡村;要依托“5个万亩”规模农业,发展集旅游、生态、产业为一体的绿色经济带,保护、发掘乡村特色和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发展要素。一要加大乡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中介组织,缓解项目策划、储备、实施的技术人才制约。二要根据村庄发展和功能布局需要,启动撤村并组试点,优化资源配置。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强化乡村治理。二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

                         

                                            单位领导签名(盖章):

建议、提案者意见:

 

                                                 签名(盖章)

办结

分类

A类为解决或采纳;(  )

B类为列入计划解决;(    )

C类为留作参考。(     )

施甸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政协

施甸县九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标题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人大

 提案

2号

对建议、提案的办理意见

(请在下面打“√”)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需要重新办理的理由及其它意见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签名:                                                           

承办单位意见:

一、高标准编制完成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用活用足政策,重塑山水生态资源环境。

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发展要素。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承办单位盖章:

 

注: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此意见表填写后寄到县政府督查室,以利于我们改进工作。

   电话:8121511,邮编678200

 

 

 

 

 

 

 

 

 

 

 

 

 

 

 

 

 

 

 

 

 

抄送:县政协办。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72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