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201525883XU-/2020-061200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0-06-12 |
文号 | 浏览量 | 34 |
A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文件
施农字〔2020〕8号
关于对施甸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0号建议的答复
李友谊、段永江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种植产业的建议》(10号)的建议已收悉,现就你们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林业局对发展农村林果产业给予技术培训和项目支持,对乌邑社区产业发展中的板栗、核桃、甜柿等提质增效进行指导”建议。
关于全县林果业技术培训和项目支持方面,施县林草局在“十三五”期间,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期间,共完成以核桃、板栗、高黎贡山糯橄榄为主的丰产栽培技术培训了36期次,完成培训人次达3600人次,完成科技培训投资36万元。累计发放以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宣传资料约为18000份(册)。先后在3个核桃产业发展重点乡镇3个村建设起3个环剥促丰技术推广示范试验样板,经处理的单株与对照组单株提高单产4—5倍。完成以核桃、澳洲坚果为主的木本油料提质增资项目(含低效林改造在内)15万亩,完成项目投资1550.52万元。近三年来,由于扶贫攻坚工作的迫切需求,县政府将涉林项目资金进行了整合,用于贫困领域的短板,因此经济林科技培训和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扶持力度有所减弱。随着扶贫攻坚工作重点从补短板向乡村振兴的转移,县林业和草原局将积极向省、市和县争取经济林发展项目扶持,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大全县经济林果科技培训力度和经济林果提质增效项目的实施,计划完成以核桃、板栗、澳洲坚果、高黎贡山糯橄榄为主的科技培训4500人次,提质增效项目完成3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专业合作社提升)10万亩。目前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进行筹备中。
关于乌邑社区产业发展中板栗、核桃、甜柿等提质增效进行指导的意见,请甸阳镇乌邑社区积极组织涉林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将目前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需要培训的内容进行收集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报镇人民政府,由镇人民政府与县林业和草原局进行协调安排。由镇政府为主体组织培训人员和筹备工作,县林草局将会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经过2—3年的共同努力,全面提高乌邑乃至整个甸阳镇林农的经营管理技术水平。
二、关于“相关部门发展种植羊肚菌产业”的建议
羊肚菌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具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是世界上珍贵的稀有食用菌之一,它允其抗癌作用明显,对肌瘤细胞有强烈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珍稀食药兼用菌。一般从低海拔1800米的平原地区到3200米的高海拔地区都有所分布。属低温高湿性真菌,喜阴,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和植被类型多样,一般在春夏之交出菇,其产量与降雨量和当地湿度有直接的关系。施甸县属中亚热带为主体的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酸碱度适中,有机质含量中等,磷钾含量丰富,极为适宜各种食用菌生长。
近年以来, 施甸县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07〕21号)和《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保政发〔2015〕67号)精神,紧紧抓住全国“东菌西移”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之一,给予大力培育。羊肚菌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我县周边已经通过人工种植成功,我县部分农户也在试验种植。由于羊肚菌的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对温度、湿度非常讲究,在我县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云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云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给予我们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引进龙头企业,采取以龙头企业带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模式,通过抓培训、抓人才、抓技术,逐步壮大羊肚菌在我县的种植规模,使羊肚菌种植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
感谢你们对全县林果业和食用菌产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以后还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县农业农村事业的长足发展。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6月12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东明 13987054132
抄送部门:人大提案委,县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