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201525883XU-/2022-0616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利企政策 | 发布日期 | 2022-06-16 |
文号 | 浏览量 | 108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单位:
现将《施甸县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8日
施甸县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
围绕云南省聚力打造“三张牌”的决策部署,树牢“抓发展就要抓招商,抓发展必须抓招商”的鲜明导向,为聚焦重点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全面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结合施甸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主动融入国家“大循环、双循环”和全省“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发展大局。以“善洲故里·稻母之乡”为基调,聚力打造传承杨善洲精神红色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良种繁育基地;以打造滇西高原“高山硒都”为目标,围绕丰富的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发展高原富硒农产品;以“区域联动发展”为定位,聚力打造保山中心城市功能承载区、产业拓展区和中心城市联动发展,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杨善洲精神红色旅游示范区打造和工业经济转型 升级,高位推动施甸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为进一步加强对施甸县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围绕农林、工业、文旅业、康养业、交通运输业、新型城镇化产业分别成立产业链招商工作小组,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成立由县级分管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主责部门负责人为副链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链招商小组,分块推动产业链招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促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建得成。
二、产业链招商重点
(一)农林产业链。一是围绕实施种业振兴精准招商,依托施甸被袁隆平院士题词为“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以及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金字招牌,结合施甸坝区田园综合体建设,三产联动精准招商。二是对标打造滇西“绿色食品牌”,将富硒农业发展贯穿于整个农业产业链,聚力打造高原富硒之都,提升施甸农业产品品牌,建设滇西高原富硒特色农业示范区。三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施甸优异的生态资源、森林资源,充分开发林业产业的潜力,实现施甸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链长:何兴龙;副链长:段从坤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树娟 县林草局局长)
(二)工业产业链。一是依托保山工贸园区施甸装备制造产业园及水长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重点引进机械制造、电子制造、金属制品制造、汽车、摩托车组装、新材料、新能源、绿色建材等产业链。二是积极规划保山水电硅材产业发展战略,承接保山水电硅产业示范园下游产业,配套相关项目。三是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引进、实施风电、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推动“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四是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城市废弃物处置、绿色骨料生产、装配式建筑、新型建筑材料生产等项目,在水长片区建设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推动园区优化提质,积极创建绿色低碳示范园区。(链长:马华东;副链长:罗绍平 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局长)
(三)文旅产业链。围绕擦亮善洲金字招牌精准招商,立足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以及温泉、富硒等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突出“红色+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打造杨善洲精神学习教育全域“情景课堂”,围绕善洲小镇、水墨古村、由旺老糖厂等重点项目精准招,同时按照点上突破、面上兼顾,在乡村旅游招商上求突破。(链长:沈吉;副链长:王开洪 县文旅局局长)
(四)康养产业链。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康体养生、养老疗养的东方施甸园,通过“生物制药与康养+生态文化旅游+健康运动”模式,以“大健康”为引领,推动旅游与医疗、教育、文化、健身深度融合,打造集康复医疗、温泉养生、生态宜居、服务优质、文化浓厚为一体的滇西生态康养旅游宜居地。(链长:蒋紫剑;副链长:胡广楼 县民政局局长,陈加国 县卫健局局长)
(五)新型城镇化产业链。一是围绕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工程进行招商,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观光旅游等项目实施。二是依托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围绕土地提质改造项目进行招商,大力推进土地提质改造项目实施。(链长:苏春满;副链长:杨治平 县住建局局长,徐忠华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六)交通运输产业链。按照“滇西一体化”思路,以“滇西循环、互联互通”为原则,推动施甸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优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着力打造以甸阳为核心,以水长、姚关、旧城为中心,以由旺、太平、仁和、万兴、摆榔、酒房、木老元、老麦、何元9个乡(镇)为集散点的施甸县“一主、三辅、多节点”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枢纽一体化服务功能。二是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整合公路、公共交通等信息平台资源,实现交通信息共享与交互,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依靠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推动智慧交通建设取得全方位突破。(链长:陈蕴德;副链长:赵佼 县交通局局长)。
三、工作职责
(一)强力推动项目包装策划。以“项目工作年”为契机,积极谋划招商项目,对招商信息库和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保证信息更新常态化,同时,盘活现有土地存量、可利用资产,夯实基础,做好招商项目的包装、宣传和推介,每个产业链每年策划包装项目不低于10个,签约项目不低于2个。
(二)强力推动“一把手”招商。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贯穿工作的“主轴线”,深化“发展靠招商”意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针对有投资意向的重大招商项目或重要招商信息,盯紧盯牢,主动出击,实现外出招商常态化、专业化,每个产业链每年谋划“一把手”外出招商不低于2次。
(三)强力推动“小分队”招商。在全县上下营造“大抓招商”氛围,成立招商“小分队”,变“独唱”为“合唱”,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浓厚氛围,每个产业链每年谋划小分队外出招商不低于2次。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围绕农林、工业、文旅等重点产业成立由县级分管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主责部门负责人为副链长,责任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链招商工作小组,推动产业链招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产业链要主动学习、研究,加强对国家政策走势、产业发展趋势等的学习分析,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认真做好政策解读、产业链图谱、项目库谋划、对外联络、招商“地图”绘制等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推动精准招商。
(三)强化协调配合。建立由县投资促进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施甸分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林草局、县应急局、工业园区管理服务局配合的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组成单位指定1名专职人员(自然资源需指定1名熟悉国土空间规划和1名熟悉土地政策人员),负责对在谈招商引资项目的可行性、合法性、发展趋势等关键要素进行研判和前置审查,科学谋划项目,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工作合力,确保落地项目合理合法,符合全县整体规划。
(四)强化政策支持。突出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针对不同产业链招商对象的特点和实际实施“一链一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政策支撑,促进企业稳产达产扩产、延链补链强链。
(五)强化环境营造。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服务,及时回应企业关切,营造“有呼必应、有忧必解、有难必办”的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提升项目签约率、落地率和开工率。
(六)强化督查考核。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将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重点工作督查范围,年中和年底进行两次督查通报。建立督查预警机制,对年终未完成年初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的各乡镇、各部门给予通报、约谈。严格组织实施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按权重,计入各乡镇、各部门年终综合考核总分。